日本午夜一区二区三区,欧美日韩亚洲有码,日本一区二区久久,久久精品久久精品

  • <ul id="ieuqt"></ul>
    1. <td id="ieuqt"><tbody id="ieuqt"></tbody></td>
    2. <div id="ieuqt"><listing id="ieuqt"><noframes id="ieuqt"></noframes></listing></div>
      外國茶書的編撰(三)
      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      下載APP 下載APP
     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      一頭大象-普洱茶

      外國茶書的編撰(三)

      總之,中國的茶書曾給世界以歷史性的影響,而隨著現(xiàn)代科學技術的發(fā)展,中國又從世界的茶著得到給養(yǎng),事物就是這樣循環(huán)往復。

      今天與您分享的是余悅所撰寫的《茶趣異彩·中國茶的外傳與外國茶事》(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)中第五章的內容。

      另一方面,國外茶著也給中國茶業(yè),特別是茶葉科技注入新鮮血液。所以,吳覺農(nóng)就曾組織人員,將1935年出版的威廉·烏克斯著的《茶葉全書》翻譯成中文。此外還有多種外國種茶制茶著作被翻譯介紹到中國。例如:

      1949年,莫斯科出版卡瓦拉茨卡婭、亞庫洛娃、康達利婭等所著的《植茶》,突出宣揚米丘林農(nóng)業(yè)生物學在茶作學上的應用。1954年金義暄譯為《茶作學》,由中華書局出版。英國巴爾德著的《印度茶的栽培和制造》,由哈利遜全部修正出版第5版,內容偏重茶樹栽培和紅茶制法。由張?zhí)煤惴g成中文,1953年中華書局出版。

      1955年,霍卓拉瓦著的《制茶學》出版,這是蘇聯(lián)第一本此類的專著,共分九章,內容為:茶樹的植物學特征,茶葉主要成分,優(yōu)良產(chǎn)品對原料的要求,原料基地與茶廠的聯(lián)系,從制造方法來看茶葉的主要分類,紅茶的制造,綠茶的制造,青磚茶的制造,關于蘇聯(lián)茶葉的品質問題。錢梁、黃清云將該書譯成中文本《制茶工藝學》,于1957年10月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。

      1956年,科倫坡出版豈美塞德著《錫蘭茶葉制造》。陳舜年根據(jù)1958年第2版(修訂本)譯為《錫蘭紅茶制造》,于1964年由財經(jīng)出版社出版。

      英國T.艾登著的《茶》,分15章:茶樹栽培的發(fā)展,氣候和土壤,植物學特征,種植材料,土地的準備與種植,修剪與采摘,耕作和除草,施肥,遮蔭,綠肥與灌溉,病害及其防治,昆蟲和其他害蟲,茶葉化學及茶葉制造化學,茶葉制造,茶葉貿(mào)易和工業(yè),統(tǒng)計的評述,較全面系統(tǒng)地反映了斯里蘭卡和東非茶葉產(chǎn)、制、銷方面的情況,但關于茶樹原產(chǎn)地問題等學術觀點則值得商榷。該書由中國農(nóng)業(yè)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編譯組譯,農(nóng)業(yè)出版社1981年1月出版。

      來源:世界茶文化圖書館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

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外國茶書的編撰(一)

      外國茶書的編撰(二)